[PDF电子书] 大家丛书:丁聪传


大家丛书:丁聪传

2009年5月26日,一代讽刺漫画大师丁聪溘然长逝。
这是真的吗?人们不敢相信——那个画过《骆驼祥子》,画过阿Q,画过《四世同堂》,像是永远也不会老的“小丁”,就这么去了?

在遗嘱中,他吩咐家人:不留骨灰不搞仪式,“我是普通画人就普通离去。”而在生前,有一副天真孩童相的他,却始终用手中的画笔辛辣揭露着社会,像一只令人不安的牛虻。

1916年,丁聪出生于上海。其父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中国第一块漫画协会的牌子就挂在丁家大门口。漫画家父亲不希望儿子走自己老路。但丁聪却自己喜欢上了这门艺术。
1935年,中学毕业的丁聪为补贴家用,开始画漫画。发表时报馆让署名,他顺手写下“小丁”。这个名字他一用就是60年,丁聪说,中文的“丁”有“人”的意思,“小丁”就是小人物。

抗战爆发后,丁聪在《良友》画抗日漫画,试图用漫画救亡。上抗战后,丁聪回到上海,创作了大量以“争民主”为主题的讽刺漫画,例如《民主曰:“逆我者亡”》、《五子登科图》等,有力抨击时政,揭露黑暗现实,被誉为“文化界的将军”。他反蒋漫画的影响延续至今。

解放后,丁聪仍坚持自己的讽刺漫画,由此成为历次政治运动中挨整的资深“运动员”。数十年来,他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却从未感到委屈,“我就是天真,相信事情最后会水落石出,也相信那些美好的东西,所以活了下来。”
三中全会到八十年代,他继续以笔为刀,针砭时弊。他的讽刺漫画与讽刺相声、伤痕反思文学、电影话剧一起,组成了文化解放的潮流……

丁聪的一生,始终不曾放下手中的画笔。无论身处什么年代,他的漫画几乎从不歌功颂德,而是执着于对社会负面现象的揭露。作为一个有着独立风骨的知识分子,他不党、不派、不媚,对任何一个时期,他都怀有同样的警惕,都持有平民的立场和批判的眼光——他如同一只牛虻,狠狠叮在时代庞大躯体的病灶上!


网友分享资源数: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