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电子书] 大家丛书:季羡林传
2009年,季羡林长逝。
而就在他去世前一年,季羡林还在《季羡林全集》的亲笔致辞中说:“我虽然年近期颐,但仍然是难得糊涂,我目前头脑中还有几个学术问题,随时都在考虑,比如东西方关于长生不老理解的差异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他也是荣获印度国家最高荣誉奖“莲花奖”的唯一一个中国人。
季羡林是一位笃实敦厚,人们乐于亲近的博大长者,摇起笔来却娓娓动听,光华四射。他具有褒衣博带从容不迫的齐鲁风格和涵盖气象,从来不矜奇、不炫博,脚踏实地,做起学问来,一定要“竭泽而渔”,这四个字正是表现他上下求索的精神,如果用来作为度人的金针,亦是再好没有的。
100多年前,山东省的西部有一个清平县(今临清县)。当时清平县县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叫康庄镇的地方,大概是取“康庄大道”的意思吧。而在康庄镇的附近有一个叫官庄的村庄,它是山东省西部最贫穷的村子之一。村子里的人家大多非常贫苦,村南头的季家最为贫穷。
季家曾一度赤贫,又曾因为中彩票而一夜成为暴发户,但在挥霍无度中又重新回到破落户。在季家升上云端,很快又衰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几年后,季家的第三代降生了。1911年8月6日,也就是辛亥革命发生的前两个月,一个男孩呱呱坠地,取名“季羡林”……
一代国学大师的传奇人生,就这样开场了。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