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电子书] 回忆波德莱尔(译文随笔)
“每一本被焚毁的书,都照亮了这个世界。”
——爱默生
波德莱尔一生,仅有一本著名著作,而这一本著作便足以令他世界闻名。
这本书便是《恶之花》。
恶指的不但是邪恶,而且还有忧郁、痛苦和病态之意,花则可以理解为善与美。波德莱尔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恶,认为恶具有双重性,它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它一方面腐蚀和侵害人类,另一方面又充满了挑战和反抗精神,激励人们与自身的懒惰和社会的不公作斗争,所以波德莱尔对恶既痛恨又赞美,既恐惧又向往。
这本书一经出版,便遭禁毁。
不过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恶之花》不但被大作家雨果誉为“象星星一般闪耀在高空”,还在被送上法庭四年后获得再版并取得了空前成功,甚至在百年以后,无数次再版的《恶之花》依然能够在法国畅销书榜排在前列。波德莱尔也因为他独特的颓废风格,上承古典的浪漫派抒情诗,下起现代派诗歌,为诗歌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这本书,是波德莱尔“非常亲爱和非常尊敬的老师和朋友”泰奥菲尔-戈蒂耶,在波德莱尔去世不到半年所写下的这篇情意深切而又洋洋洒洒的大文,既是回忆录,又是风格别致的传论。书中还收入波本人的诗、文、书信等精华,确实是对这位非凡诗人的极好的回忆与纪念。盖伊·桑称之为“传记杰作”,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珠玉”,一字一句都更移不得。
在法国文学中还没有见到过像戈蒂耶这篇专题那么精致、那么细腻、对个人印象的描写那么生动、散文笔法那么纯熟的作品。这是一副充满光辉意念的大脑的杰作,在这副光华四溢的大脑中,“种种形象就像千万只金色的蜜蜂一样嗡嗡地涌出”。
戈蒂耶作为波德莱尔的传记家,可以说万事俱备,他对夏尔·波德莱尔有深切的了解。他的耳朵里有一种非同寻常的节奏感;他热烈的、罗曼蒂克的想象力,使他特别善于理解波德莱尔思想和诗韵中最细微的部分。
戈蒂耶比他所有的同时代人都更深切地理解和赞赏波德莱尔。从他的气质或他的机缘来说,戈蒂耶都理所当然能够写出这部可与莫利爵士的《伏尔泰》或华尔特·佩特的《利奥纳多·达·芬奇》媲美的传记杰作。
本书另还收入中文译者陈圣生的序文以及盖-伊桑创作的《杂谈波德莱尔对现代诗和思想的影响》,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与英国不同时期波德莱尔译者对于诗人的不同解读,其中有相通的地方,还有因时代与国别相异的很多艺术评判。这三个波德莱尔“知音”所作的文章,系统地、立体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清晰、生动的波德莱尔。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