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电子书] 中华名人传:陶渊明传


中华名人传:陶渊明传

深秋的寒风里,几间倾颓的老屋在摇曳,荒草布满庭院,直长到台阶上面来。
屋内的诗人,披着粗布衣衫,隐几兀坐,寂寞地等着长夜流到它的尽头,可黎明前的那一声鸡唱总也不肯响起。
酒杯早已空了,诗情也快要积满了,将要进入老年的陶渊明,再次书写下千古不朽的文字:“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陶渊明的归隐,是真正的归隐。他的生平或许能为你提供另一种人生选择。
当今有人的所谓归隐,不过是类似于东晋时的隐士,借归隐来“买名邀誉”。而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发自内心的厌恶。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

一千五百多年以来的无数读者,当他们打开陶渊明的诗卷时,绝大多数场合,是要从他的诗中寻找一份超越或平淡,领略一种田园之美与隐逸生涯的情趣;然而,作为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志熙也将带你把握陶渊明生命中的沉抑与激扬。此后,你才能真正欣赏他的超越与平淡,真正领略他诗中的田园之美与隐逸生涯的情趣,并且真正了解它们的价值。
“我不想塑一尊飘逸在中古的隐逸诗人的肖像,尤其是传统印象中那种隐逸诗人的肖像,而是要与他作生命中永恒的晤对,在生命的诗和生命的真解日趋沉沦的今天,我们愿意让这场晤对沉重一点。”


网友分享资源数: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