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电子书] 忏悔录(壹力文库021)


忏悔录(壹力文库021)

《忏悔录》是卢梭的自传。
在这本书中,卢梭以“发自肺腑,深入肌肤”的坦诚姿态,叙述了自己矛盾而复杂、坎坷而荣光的一生。
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却凭借自学,成为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他与他那个时代的著名思想家大多相识,结果却无一例外地反目成仇(这些人中包括法国的伏尔泰、狄德罗,英国的大卫·休谟)。
他不可思议地将自己所有的孩子都送进育婴堂,而直到56岁时才与孩子们的母亲黛莱丝结婚。
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绮丝》……,被人反复阅读。
他的思想影响了法国大革命;他在教育学、政治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多有建树且影响至今。
托尔斯泰评价他是“18世纪全世界的良心”。
他的遗骸葬在法国先贤祠中,受到至高的礼遇。

《忏悔录》是忏悔,也是辩护;是回顾,也是控诉!
它产生于四面受敌的危机之下,写于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
《爱弥儿》出版后,法国大理院下令焚烧这部作品,并要逮捕作者。
从此,卢梭被当做“疯子”、“野蛮人”而遭到紧追不舍的迫害,开始了逃亡的生活。
他逃到瑞士,瑞士当局下令烧他的书。
他逃到普鲁士的属地莫蒂亚,教会发表文告宣布他是上帝的敌人。
他没法继续呆下去,继续流亡到圣彼得岛。
更令卢梭痛心的是,一本题名为《公民们的感情》的小册子,对其个人生活和人品进行了攻击!
卢梭眼见自己有被抹得漆黑、成为一个千古罪人的危险,迫切感到有为自己辩护的必要。
于是在这一年,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开始写他的自传……

《忏悔录》长久占据受人景仰的崇高地位的。
在历史上多得难以数计的自传作品中,真正有文学价值的显然并不多;
而卢梭无论在社会政治思想上,还是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
法国文学批评家说,《忏悔录》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使之“获得最大的进步”!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未入集的作品》中曾高度地评价过《忏悔录》。
《忏悔录》也是列夫·托尔斯泰爱读的作品之一。
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勃里昂的《墓外回忆录》中有着卢梭的影子。
德国的歌德、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英国的女小说家和女诗人乔治·艾略特,以及法国20世纪初的意识流大师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可以说都深受卢梭的影响。


网友分享资源数: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